在之前的文章中,轻税云提过好几次滴滴出行的灵活用工模式。据了解,截止2019年底,通过滴滴出行获得收入的网约车司机数量已达到1166万人。
面对这样庞大的人数和可能面临的人工成本,在传统用工模式下,滴滴可能连解决员工的薪资都成问题。而采用灵活用工模式,于企业而言,按需使用、流程简单、节省成本;于个体而言,随着个体价值提升,每个人可以掌握多种技能,从事多个工作,拥有更多工作机会。
今天,轻税云就来分析:灵活用工的情况下,滴滴怎么给司机发放费用,并做到自身的合规呢?
滴滴刚成立时,对外称包含平台司机在内,有15万员工。滴滴司机是典型的多劳多得型职业,当一个月的收入达到一定数额时,按照规定,必须要开具对应的纳税证明。
那么问题来了:
1.遍布全国的滴滴司机能否都能给出增值税发票?
2.滴滴企业方如何处理这样数量繁大的发票及后续的财税工作?
为了解决上述问题,就来到了第二阶段——集中代开:滴滴每个月那么多司机,需要开那么多发票,能不能由滴滴统一帮司机开具?向当地政府申请之后,政府给予他们集中代开的政策,可以同时将数十万司机的收入金额开具到一张发票上。解决了司机开票难,税局手续繁琐,滴滴财务整理困难等问题。
如果滴滴同每一个司机签订劳动合同,个税高不说,还需要承担很大一部分的社保、公积金等成本。灵活用工模式下,滴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力成本,但在和司机之间存在劳务关系的前提下,企业所得税与个税的核定征收税率最高可达40%!
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,滴滴开启了第三阶段——个体经营:将司机注册为个体经营户,双方由原本的劳务关系变为合作关系,这部分个人所得税由劳务所得变为经营所得,其享受的核定征收税率降低,企业和个人的纳税成本都大大降低。
事实上,滴滴的纳税方案,并不是个例,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这种模式。基于委托代征的核定征收政策,一定意义上扩大了税基,维护了税收公平;但同时个人缴纳税款,从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,变为了适用个体经营所得税率,纳税成本大大降低。
国内灵活用工基于个体经营所得的核定征收政策,解决了平台经济的便捷合规纳税问题,也让传统用工企业看到了新经济发展中,灵活用工带来的降本空间。
通过滴滴出行的个例,广大用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合理、合规地开展灵活用工,规避财税风险,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。
推荐阅读:
https://www.hrosys.cn/article/149
https://www.hrosys.cn/article/148
扫码订阅HRO专业内参《HRO视野》
汇集政策、行业、投资等内容,呈现全视角行业变化扫一扫
关注HROsys企业服务